1、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健康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民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2、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
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对健康的维护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在疾病没有到来之前的“防患”。
3、卫生部统计:
依靠先进医疗设备和先进药物只能使17%的人得救,做好预防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使70%的人得救。预防的费用只是治疗费用的 1/9,抢救费用的1%,在经济上最节省的一种办法。
4、美国调查研究显示:延长一年期望寿命可以增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4%,而1960-1990年经济增长的10%-15%归 因于成人死亡率的下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大约有10%到15%可以归因于健康改善。因此,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原则是认真关注健康和生产力管理,没有健康,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而实现健康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投资员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来改善员工的健康,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5、2003年5月3日 ,美国《新闻与观察报》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统计数字: 80%的医疗支出用在了治疗那些可以预防的疾病上。
国际卫生组织已经科学的证实健康有 60%的因素在于生活方式 ( 健康 =15%遗传 +17%环境 +8%医疗 +60%生活方式) 。美国纽约大学的 Baruch Lev教授是研究企业 “无形资产 ”的国际权威,在对标准普尔 500强( S&P 500)企业的研究表明,在过去 20多年中,平均一个企业的 “有形资产 ”已从70%左右降到了15%左右,取而代之的是企业的 “无形资产 ”,而以 “无形资产 ”为企业核心价值是一个现代企业的标志。造就企业 “无形资产 ”的最重要部分是团队的 “创造力 ”,人才仍然是这个问题的根本。根据“ 1、0”理论,不管是创造力,决策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没有健康全部是零 。